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河南法制报广告部

河南法制报电话

拯救中小企业!让豫式“及时雨”来得更猛烈些

浏览 43次 发布时间 2020/02/13

拯救中小企业!让豫式“及时雨”来得更猛烈些

2月13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场新闻发布会。

河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河南省工信厅副厅长郝敬红,河南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海龙,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控制组组长、省卫健委副主任黄红霞,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云定出席发布会,介绍河南省科学防控疫情、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情况,并对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予以回应。



河南新增两例死亡病例,分别为80岁和72岁,且均患有基础病


新闻发布会伊始,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控制组组长、省卫健委副主任黄红霞首先通报了我省目前的疫情情况。

据了解,2020年2月12日0-24时,河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4例,新增出院病例27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新增确诊病例中,信阳市9例(含固始县1例)、南阳市7例、驻马店市6例、郑州市4例、周口市2例(含鹿邑县1例)、洛阳市1例、平顶山市1例、安阳市1例、新乡市1例、焦作市1例、商丘市1例。

截至2月1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169例,现有重症病例58例,现有危重病例34例,累计死亡病例10例,累计治愈病例258例。

与此同时,就我省新增的两例死亡病例,黄红霞也进行了详细介绍。据了解,两名不幸死亡的病患年纪较大,一名80岁,一名72岁,平均76岁。两名死者在罹患新冠肺炎的同时,均合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

长垣44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全部复产!


发布会上,针对目前河南省内企业复产复工的情况,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简称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介绍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按照国务院延长春节假期安排,2月10日上班以来,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全力协调疫情防控、交通物流运输、返程人员组织、煤电油气运要素保障等工作,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已陆续开工。

从整体情况看,根据省电力公司采集的2月11日用电数据分析,规上企业复工比例接近30%,特别是疫情防控重点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长垣44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全部复产,开封对防疫物资生产和配套企业组织“一对一”服务,对开封制药集团等企业两天内完成84消毒液、酒精消毒液生产许可证办理,提升消杀产品产能。

1月28日以来我省共调出支援湖北等省医用防护服10万多套、N95防护口罩4.5万多只、医用口罩超过600万只,有力支持了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从生产要素和生活物资保障看,能源供应平稳有序,2月11日省内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产煤25.88万吨,接近春节前正常水平,电力及天然气运行平稳,蔬菜、粮油及主要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河南: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品种由政府兜底采购


为鼓励相关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推动尽快稳产达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先生表示,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品种,将增列储备物资目录,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

目前,河南省复工复产工作进入关键环节,但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也面临着务工人员不足、交通物流不畅、防疫物资供需缺口较大、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企业资金压力大等突出问题。

面对这一情况,李迎伟表示,各相关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发挥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专班机制作用,进一步把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统一起来,加大力度协调解决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难点问题,推动尽快稳产达效。着力做好五个“强化”。

一是强化分类指导。核心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因疫施策、因业施策、因时施策,科学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各地要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建立复工复产企业清单制度,指导企业制订复工复产预案和应急预案,确保疫情防控达标的企业及时复工复产。

二是强化用工保障。受疫情影响,当前部分企业反映返岗难、招工难。对这一问题,我们将推动各地对重点企业指定专人对接,建立流动人员可追溯信息查询制度,开展有组织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健康监测,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广“点对点”组织员工返岗模式。

三是强化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当前,交通运输不畅的问题,地方和企业反映比较集中。对此,国务院出台了文件,省交通厅也研究制定了相关举措,关键是要督促各地抓好落实,坚决纠正擅自设卡拦截、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一封了之、一断了之等简单粗暴做法,畅通运输通道,切实解决好“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的问题。

四是强化财税金融支持。一方面,我们将针对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电影、住宿等行业企业,实施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遇资金困难的企业,将在落实好国家各项金融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重点从增加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融资便捷性、优化融资担保服务、加强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等方面出实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品种,将增列储备物资目录,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请相关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五是强化中小微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占比高,但同时抗风险能力弱,受疫情冲击大。为稳住企业、稳住就业,我们研究制定了《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强化金融支持、加强财税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加大稳岗支持等5个方面明确了20条政策措施,昨天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接下来,我们将贯彻落实好这个文件,同心协力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总之,就是要切实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统筹好,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大力度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河南建立省际合作机制促进农民工有序返岗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南建立了省际合作机制,促进农民工有序返岗。据河南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海龙介绍,对1.7万人的抽样调查显示,超过86%的农民工有返岗意愿。为促进农民工有序返岗,河南建立了省际合作机制,与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深圳等主要劳务输入地及时沟通相关情况,共享开复工信息,引导农民工有序安排务工行程。


河南:无力足额缴纳社保的中小企业,可以缓缴“两险一费”


“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企业,可以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间不计滞纳金,不影响参保人员正常享受待遇,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面对中小企业在现实中面临到的棘手问题,河南多策并举帮扶中小企业,促进职工返岗。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海龙介绍说,面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类行业面临到的现实困难,河南采取了及时发布开、复工信息;有序组织返岗复工;推广线上招用工服务等创新举措。截至目前,全省公共就业及人才服务机构网上累计发布岗位信息31.3万个。

此外,在做好职工返岗的同时,河南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积极为企业有序开工复工创造条件,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缓缴社会保险费。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企业,可以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间不计滞纳金,不影响参保人员正常享受待遇,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

二是加大失业保险政策支持力度。将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裁员率适度放宽;对暂时困难、恢复有望的企业,延长困难参保企业应急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三是强化就业资金保障。统筹使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稳定岗位、保障基本生活等支出;支持企业开展在岗培训,受疫情影响企业在停工期、恢复期组织职工参加线上或线下职业培训的,可按规定纳入补贴类培训范围;研究进一步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延长贷款期限、进行贷款贴息等具体措施;对疫情期间为入驻中小企业减免租金费用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给予特殊时期运营补贴。

四是鼓励企业和职工协商处理劳动关系问题。指导企业稳慎做好劳动关系调整工作,鼓励企业和劳动者协商灵活解决疫情期间劳动用工、工资待遇、职工权益等问题,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以申请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按照生产经营需要,实行轮岗调休,人社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依法及时做好企业特殊工时制度的行政许可工作。


河南:对中小企业周转还贷金实行优惠费率,减免滞纳金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政府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运用专项再贷款方式发放的贷款,落实贴息政策,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各地中小企业周转还贷金实行优惠费率,减免滞纳金。”面对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面临融资和经营困难的现实情况,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云定这样说。



据了解,据不完全统计,1月20日至2月12日,河南全省银行业机构已累计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及相关生产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00亿元,贷款利率不超过同期基准利率,对重点保障企业进一步下调。

张云定介绍说,按照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统一部署和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要求,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保监局、河南证监局、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部门进一步制定了有关金融政策举措,在上半年切实加大特殊时期金融服务保障力度,支持广大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已经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加强重点企业和复工复产企业资金保障。对政府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在省级层面组建专班做好资金需求对接、审批,全力满足融资需求。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特别是对疫情防控、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生产和市场流通销售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领域的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切实做好续贷增贷工作,确保复工复产企业不因资金问题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二是认真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各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资金需求扩大、符合条件的存量贷款企业,主动增加授信额度,不强制要求额外提供新资料,不强制要求新增增信措施。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展期或续贷,不单独因疫情影响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

三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政府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运用专项再贷款方式发放的贷款,落实贴息政策,确保企业贷款利率低于1.6%;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贷款续贷、展期利率在原合同约定基础上适当下调,推动2020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疫情防控相关行业降低或取消反担保要求,担保费率不超过1%。各地中小企业周转还贷金实行优惠费率,减免滞纳金。

四是推动大型企业稳定发展。对因受疫情影响在股票质押、债券兑付、信息披露等方面遇到困难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做好应对方案,通过发新还旧、适当展期和延期披露等方式,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确保不因暂时困难影响企业信用。

对计划一季度开工的民生重点项目,加快“不见面”在线办理


“对计划一季度新开工的项目,加强咨询服务值守,及时释疑解惑,实行‘网上收件、远程审批’模式,加快‘不见面’在线办理,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审批时限,确保条件具备后立即开工并加快建设。”面对疫情,如何保障重点项目特别是民生工程重点项目正常开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简称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在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上述承诺。

据了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2月5日,省发改委已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投资工作的通知,明确了10项举措,组织各地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加快项目在线审批、抓好复工开工准备,确保疫情缓解后能够尽快全面掀起建设高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协调服务,抓实抓细抓好各项举措,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项目建设的不利影响。


————————————————
来源:大河客户端
记者:陈骏 文 张琮 摄影
编辑:邱瑾
审核:安伟